整牙风正在吸引资本布局齿科拜博整牙好嘛

越来越多人接受明星和时尚博主们“整牙等于换张脸”的说法,从事口腔健康管理的齿科连锁机构也正受到更多资本关注。

深圳市友睦口腔股份有限公司(Neeq: 870468,下称:友睦口腔)2月2日宣布顺利完成总额6,500万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由经纬中国领投,景旭创投跟投。

友睦口腔成立于2006年,以深圳为核心拓展,是一家由口腔科医生合伙人制运营的中高端口腔连锁服务品牌。目前拥有自用门诊12家,在建3家,2016年初完成2800万元的A轮融资,2017年1月挂牌新三板。根据其日前发布的股票发行方案,此轮融资中1600万元用于并购门诊部,3900万元用于新建门诊部。

几天之前,1月30日,摩尔齿科也宣布完成亿元级B轮融资。盘点2017年,除了摩尔齿科,公开报道显示,马泷齿科中国公司完成1.1亿人民币C轮融资;瑞尔齿科完成D轮融资,金额9000万美元;正雅齿科获得5000万人民币B轮融资。

受益于齿科投资热点,就连为齿科行业提供数字医疗技术服务,以及相应的数据平台乃至交易平台的该美科技也在2017年获得1000万元的天使轮融资。

资本争相布局,无疑验证了口腔医疗行业的大好前景。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人们从小就重视口腔管理以获得光泽洁白牙齿。随着中国经济收入提高、口腔保健意识增加,中产阶级对于口腔健康管理的需求也逐渐提高。人们对于口腔护理的需求已不局限于健康需求,一口健康整齐的牙齿将是社交、职场的加分项。

目前公立的综合医院牙科、专科口腔医院和牙防所等依然占据牙科市场的主力地位。但在政策鼓励下,一批连锁牙科诊所如瑞尔齿科、拜尔齿科等机构取得了较快的发展。

虽然民营口腔连锁吸引了大量资金,但从盈利水平来看却不尽如意。2017年2月,北京奥克斯口腔因为经营不善持续亏损最终关店,而其曾经的计划是五年内将奥克斯口腔打造成国内一流的口腔连锁机构。

从资本市场来看,口腔/齿科的 A股上市公司仅有通策医疗(SHSE: 600763);全国范围内瑞尔、拜博等口腔医疗机构,均经过了多轮资本市场的融资,但上市进程一拖再拖。

单个门诊要实现盈利不难,但是规模化的连锁齿科要实现整体的稳健的增长,需要依赖强大的内部管理和流程把控能力,以及医师团队的稳固和发展。

医师团队是影响齿科机构扩张的因素之一。

智研咨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牙科诊所行业深度研究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显示,每百万人牙医数量来看,中国只有100名左右,远低于欧美发达或中等发达国家500-1000名的水平。

从消费者角度,一方面“牙疼不是病”的思想仍然存在,一方面牙科诊疗的费用也制约了齿科机构的发展。

牙种植和正畸业务是口腔医疗行业的高附加值业务,也是众多齿科连锁机构的主要业务。但都归属于美容,普遍不在医保覆盖范围之内,使得主要的潜在客户群集中在中产以上群体。

而国外发达的牙科商业保险,是牙科消费很重要的保证。公开资料称,美国大约有2亿人有某种程度的牙科保险,这2亿人当中有1.5亿人有某种商业牙科保险,而剩下的5千万人从类似Medicaid的政府项目中获得保险。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人身保险产品信息库的统计数据显示,直到2017年3月,在线销售的牙科保险产品大概存在20款,这些产品的保障范围也较小。其中大部分产品只包括了口腔常规检查及基础牙科治疗。

从医生、病人、社会保险配套等角度来看,中国齿科连锁机构扩张仍需谨慎。

连花清瘟

莲花清瘟

莲花清瘟

莲花清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