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龙嘉国际机场
疫情防控出行提示
为确保广大旅客生命健康与安全出行,根据长春市疫情防控相关要求,长春龙嘉国际机场对旅客出行提示如下:
进港旅客
● 配合机场工作人员进行测温。
● 出示“吉祥码”,配合机场工作人员进行扫码查验。
● 在长春龙嘉国际机场进港旅客须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 请所有返(来)长旅客主动扫码报备个人信息或在“吉事办”——“返(来)吉人员信息填报”界面报备个人信息。
● 所有返(来)长旅客须进行落地核酸检测。
出港旅客
● 出示“吉祥码”,配合机场工作人员进行扫码查验及测温,“吉祥码”绿码无异常且体温
第三步:点击“案例邮寄”
第四步:选择“长春市儿童医院”
第五步:仔细阅读《病案邮寄委托书》,并在下方点击“我已阅读”后,点击进入“填写邮寄单”页面。
第六步:逐项填写信息
第七步:上传身份证并支付
2022年11月17日
是否要坚持做核酸?
权威回应来了
1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不折不扣、科学精准落实疫情防控优化措施有关情况。要点如下↓
关于二十条措施落地落实
今后国内聚集性疫情
只有密接需集中隔离
国家疾控局副局长、中国疾控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洪兵介绍,
今后国内发生聚集性疫情,只有密接需集中隔离。
取消对密接的密接的判定和管理,是基于感染风险大小提出的更加科学精准的防控措施。
在取消对密接的密接判定的同时,
各地对于密接者要做到快判定、快检测、快管控
,一旦密接者核酸检测阳性后,再第一时间进一步开展密接者的调查和管控。
各地常态化检测
“既不能层层加码,也不能随意减码”
二十条优化调整措施,对常态化核酸检测和发生本土疫情后的区域核酸检测做出明确规定,
“既不能层层加码,也不能随意减码”
。
没有发生疫情的地区
主要是要严格落实风险岗位、重点人员的核酸检测要求,做到应检尽检,确保高质量、符合频次要求的核酸检测,
不得随意不检、漏检。也不能擅自扩大核酸检测范围。
如果当地疫情仅有零星的感染者
,传播链条清晰,在没有社区传播风险时,一般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
疫情存在扩散风险时
,疫情所在区可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每日开展一次全员核酸检测,连续3次核酸检测无社会面感染者后,间隔3天再开展一次全员核酸检测,无社会面感染者可停止全员核酸检测。
感染者活动频繁、停留时间长的其他区
,可基于流调研判,划定一定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原则上每日开展一次全员核酸检测,连续3次核酸检测无社会面感染者,可停止全员核酸检测。
跨区域流动人员
凭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乘坐飞机、高铁、列车、跨省长途客运汽车、跨省客运船舶等交通工具,抵达目的地后要按属地要求进行“落地检”。
入住宾馆酒店和进入旅游景区人员
需查验健康码和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3岁以下婴幼儿等特殊人群
可免于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关于“落地检”
“落地检”并不是与核酸检测结果全国互认的要求相悖
。
通过“落地检”可有效防范人员在出发地核酸检测漏检,以及旅途中辗转可能被感染等诸多不确定风险,
需要继续坚持。
关于核酸检测点在社会上的布局
一是要科学精准优化采样点布局,
对采样点实行网格化设置管理
,覆盖辖区服务人群。
二是要向社会公布辖区内所有核酸采样点信息,
建立和完善电子地图
,并及时更新,方便群众查询并就近就便采样。
三是要合理安排采样时间,
优化采样人员班次
,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灵活错时错峰提供采样服务。
四是各地要
做好采样点供需情况的监测
,密切关注群众检测需求。针对人口密度较大、人流量较高的社区或场所,通过增设采样点、增加采样人员等方式,扩大采样服务供给。
关于“优化跨省旅游管理政策”
文化和旅游部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后,
“优化跨省旅游管理政策”
备受关注。此次优化调整主要基于三方面考虑:
一是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二十条优化措施中取消了中风险区等级,
高风险区范围仅限于楼栋或单元,跨省旅游联动管理政策的基础已经发生了变化
。
二是跨省旅游经营活动不再与风险区实施联动管理,
有利于整治个别地区“一刀切”、层层加码,不按政策限制跨省旅游经营活动的问题。
三是
有利于进一步促进这几年来遭受疫情影响的旅游行业恢复发展。
防控措施的优化调整不是放松防控,更不是放开、“躺平”,而是进一步提升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
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文化和旅游行业恢复发展的影响。
来源丨新闻联播